首页
关于本博客
友情链接
推荐
linux/shell
Search
1
LEDE官方固件安装中文语言包的方法
11,119 阅读
2
LEDE固件踢出弱信号客户端,实现WiFi无缝漫游脚本
9,301 阅读
3
基于CloudFlare API的纯Shell动态DNS(DDNS)脚本
8,307 阅读
4
一次OpenVPN交叉编译笔记
6,844 阅读
5
利用iptables的string模块来屏蔽域名(关键词匹配)
6,296 阅读
study
OpenWrt/LEDE
网络技术
数通
HCNP/CCNP
linux
shell
CentOS
Ubuntu/Debian
php
Linux应用
VPS推荐
洛杉矶VPS
欧洲VPS
搬瓦工
C/C++
虚拟化
IDC
杂项
MySQL
运维笔记
zabbix
seafile
openvpn
QEMU/KVM
windows
html
nginx
互联网应用
IP地址段汇总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nginx
OpenWrt
openvpn
SSH
cloudflare
seafile
iptables
VPS
linux
openssl
ddns
CentOS
Linux启动脚本
seafile网盘
vsftpd
openvpn配置模板
ftp
反向代理
seafile服务器
letsencrypt
自渡
累计撰写
78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study
OpenWrt/LEDE
网络技术
数通
HCNP/CCNP
linux
shell
CentOS
Ubuntu/Debian
php
Linux应用
VPS推荐
洛杉矶VPS
欧洲VPS
搬瓦工
C/C++
虚拟化
IDC
杂项
MySQL
运维笔记
zabbix
seafile
openvpn
QEMU/KVM
windows
html
nginx
互联网应用
IP地址段汇总
页面
关于本博客
友情链接
推荐
linux/shell
搜索到
78
篇与
自渡
的结果
2020-02-28
ZABBIX配置邮件报警
zabbix提供了多种的报警媒介,包括电邮、自定义脚本、短信等,这里介绍一下邮件报警的配置。首先需要一个开启了SMTP的邮箱,可以是自建,或者开启了SMTP的谷歌邮箱、163邮箱等。进入ZABBIX WEB页面依次点击管理-报警媒介类型-创建媒体类型配置完成后点击“添加”即完成报警媒介的添加。将需要监控和报警的主机加入该报警媒介依次点击配置-动作,添加需要报警的主机。在“新的触发条件”选项中,zabbix提供了按照多种分类进行报警的方式,这边将条件设为主机(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然后条件为“=”,点击选择即可添加需要报警的主机(可添加多台),完成后点击“添加”即可生效。配置完成后,一旦出现符合处于该列表的主机所对应模板中的“触发器”所预设的报警条件,zabbix即会通过邮件来通知管理员。
2020年02月28日
2,54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2-26
LEDE实现SSID绑定VLAN功能(Trunk)
先介绍一下VLAN:VLAN是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中文名“虚拟局域网”。VLAN广泛应用于企业,通过VLAN技术可以实现广播域的控制、不同用户组的隔离。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来实现,因而可以通过路由器对不同用户组的上网行为进行控制。VLAN技术多用于企业的有线内网中,同时也可以用于无线网络中。举个高端的应用例子:某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火车站,其无线网络覆盖方案采用的是和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即运营商提供若干AP,每个AP会同时配置2-3个SSID。如和中国电信合作,会配置“ChinaNet”公共热点,同时再配置一个定制的SSID,如南昌铁路局的某些高铁、火车站,会配置SSID为“AirStation-FreeWiFi”的免费wifi,实际上这两者都是由同一台无线AP发出的,通过网线连接到后端三层交换机或者AC无线控制器。但是用户连接到两个不同的wifi时,其获取的IP地址网段、认证的方式、出口IP却截然不同,其原因就是该无线组网采用了ssid绑定vlan的方式。解释一下原理:无线AP在该数据交换中实际是扮演了一台无线三层交换机的角色,通过SSID配置的VLAN ID号,采用IEEE 802.11Q来封装VLAN数据帧,将对应的VLAN ID号透传到后端的三层交换机,后端的三层交换机通过VLAN ID号将用户分配到不同子网。这种VLAN的透传实际上在主流的专业网络设备内叫做"Trunk"模式。通过IEEE 802.11Q,可以轻松地通过单条链路来共享多个不同的、互相隔离的子网。实际上该技术也可应用于有线,常见的应用场景就是家庭IPTV的“单线复用”,因为有些运营商强制用户的IPTV机顶盒必须连接光猫的“ITV”接口,业内称为组播接入,这样减少了运营商的带宽压力,但是给用户带来了不小麻烦,如果你家的电视和光猫离得很远,而你又只有一根网线,那就非常麻烦了。而通过VLAN则可以实现“单线复用”的功能,无需多拉线。关于“单线复用”,到时候我会再写一篇相关的操作教程。实战:在以往,SSID绑定VLAN的技术只有CISCO、H3C、华为等专业的无线AP才可以实现,应用场景也只局限于企业,但我认为个人用户也很有必要,因为某些客人来你家的时候,连接了你家的wifi,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手机内的wifi万能钥匙偷偷地将你的密码分享并且上传到了云端,这么一来,有些糙蛋的邻居或者陌生人就能随意地通过wifi万能钥匙来连接你的网络,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网络的安全隐患。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刷了openwrt或者LEDE的无线路由器来实现。手头上正好有两台网件的NETGEAR wndr3800,我将一台作为主路由,另一台作为无线AP,来配置其实现SSID绑定VLAN。设备:NETGEAR WNDR3800*2系统:LEDE附上接线图(LAN1口作为Trunk口):两台WNDR3800均应刷好LEDE,先配置网关(主路由):在外网配置通畅的前提下,通过web进入主路由的LUCI管理页面,依次进入网络-交换机,配置端口信息。可以发现目前只有一组VLAN,VID为1,这是默认的内网LAN的VLAN,可作为主人网络使用,另外新建一组VLAN作为访客网络,将其VLAN ID设为2,如下图配置:这里我的固件是英文版本,其中untagged和tagged分别在中文版里对应的是不关联和关联,off是关。这里LAN1口tagged的含义是,允许经过该端口的数据帧采用DOT1Q封装,且其对应的VLAN ID为2。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应用”即可。然后依次进入网络-接口-添加新接口,将刚才新建的VLAN2接口加入此处,并新建一个访客专用的子网192.168.10.0/24,具体操作如下图:然后配置子网及DHCP:然后在下方的“DHCP服务器选项”,点击“配置DHCP服务器”最后点击“保存&应用”即可,这样一来,在网络-接口中可以看到此时主路由已经有了两个网段,一个是默认的192.168.1.0/24,另一个是192.168.10.0/24。我们将默认的192.168.1.0/24作为主人网络,将192.168.10.0/24作为访客网络。接下来是无线AP的配置:同样地,进入网络-交换机,进行如下配置:解释一下:WNDR3800的WAN由于芯片是独立的,因而将其舍弃掉,改用LAN1为上联。所以第一组是保留AP原有的LAN,因而在对无线AP进行配置时,电脑网口应连接AP的LAN2-4任意一口。第二组是Trunk链路,与主路由的VLAN2对应,第三组是交换机模式,与主路由里的主人网络对应。然后进入网络-接口,先将原有的WAN改为eth0.3;进入修改页面后,点击“物理设置”,将原有的接口设置改为交换机 VLAN:"eth0.3"。返回网络-接口页面,点击“添加新接口...”,配置如下:接下来是配置无线网络,LEDE默认已经有了一组网络,我们通过网络-无线页面,点击“修改”按钮进行配置:配置主人网络:在接口配置-基本设置内,ESSID为WIFI的SSID,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密码在“无线安全”里面修改,然后在下方的“网络”里,去除原有的勾,将wan打勾,即将主人WIFI关联到对应的VLAN里。配置访客网络:在网络-无线里点击添加,新建一个无线网络,与上一个步骤类似,只需在接口配置-基本设置里的“网络”选项,勾选“vlan2”即可。这样就实现了不同SSID对应不同VLAN,实现了主人和访客网络的隔离,提高了安全性。
2020年02月26日
5,98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2-25
关于Seafile的数据迁移以及出错的解决办法
seafile默认是采用分块存储的,所以在迁移数据(资料库)的时候,只需迁移块,并修改mysql数据库即可。Seafile的数据一般由三个目录组成,分别是seafile安装目录下的:${SeafileDir}/seafile-data/storage/blocks ${SeafileDir}/seafile-data/storage/commits ${SeafileDir}/seafile-data/storage/fs通俗地说,blocks目录下是被分块存储的文件,它们以repo_id为二级目录,commits则是记录了其对应的文件名、用户权限信息等,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若要对整个seafile服务器进行迁移,则将它们一并拷贝到新服务器上;若只对单个资料库进行迁移,则从三个目录中分别找出相应的repo_id对应的文件夹,选择性拷贝。如何查看资料库的repo_id?通过管理员帐号登录seafile,进入管理员界面,找到左边菜单的“资料库”选项,点进去即可看到资料库对应的ID。底层文件拷贝完成后,开始进行数据库的迁移。注意:整个迁移过程中务必关闭seafile主程序,或者封堵端口、避免写入,否则容易导致迁移失败。整体迁移很简单,只需要原封不动地备份和导入数据即可#备份 mysqldump -uroot -p seafile >seafile.sql mysqldump -uroot -p seahub >seahub.sql mysqldump -uroot -p ccnet >ccnet.sql #sql文件拷贝后导入新服务器 mysql -uroot -p seafile <seafile.sql mysql -uroot -p seahub <seahub.sql mysql -uroot -p ccnet <ccnet.sql单一资料库迁移较为复杂,具体步骤:记住资料库的repo_id值,通过phpmyadmin或者mysql命令行进入原服务器数据库,查找该repo_id对应的行例如:该资料库的repo_id是“522f5320-14e4-4b9c-a96e-1d16f9b0769e”,现在迁移表Branch;use seafile; SELECT * FROM Branch where repo_id = '522f5320-14e4-4b9c-a96e-1d16f9b0769e';可以同时得到字段id、name、repo_id、commit_id,将所有字段值插入新服务器即可。其中id值可以自定义,其余字段的值必须原封不动地迁移。涉及到的、需要插入的表有Branch、Repo、RepoFileCount、RepoHead、RepoInfo、RepoOwner、RepoSize。待数据库迁移完毕后,则完成数据迁移,通过web进入seafile的管理员界面即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迁移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迁移时若忘记封堵端口、关闭程序,同时被待迁移数据库还有读写操作,则会导致迁移后数据无法读取,出现错误。其原因是迁移中的数据读写导致seafile数据库中的表RepoSize中的head_id与原有数据不一致,从而出现错误。显著的特征是读取日志文件${SeafileDir}/logs/seafile.log中会出现如下日志:../common/block-backend-fs.c(70): failed to open block xxxx for rea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运行修复脚本来修复。sudo -u seafile ${SeafileDir}/seafile-server-latest/seaf-fsck.sh -r xxx其中xxx代表的是资料库的repo_id。
2020年02月25日
4,77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2-24
ZABBIX被动模式配置
ZABBIX客户端的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主动和被动模式,主动模式的工作原理是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获取相关监控数据,被动模式则是由客户端主动向服务端上报数据。主动模式一般要求客户端具有可被连接的外网IP,主动模式适合在NAT/防火墙后的设备使用。本文主要介绍被动模式的配置。首先被监控的客户机必须安装zabbix-agent代理程序。其配置文件在/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 配置示例:ServerActive=服务器地址或域名 Hostname=自定义客户机主机名 LogFile=/var/log/zabbix/zabbix_agentd.log StartAgents=0进入zabbix的web页面,依次进入配置-主机-创建主机,进入主机添加页面。其中,主机名称为必填项,必须与客户机代理程序配置文件中的Hostname相同,可见的名称可自定义填写。群组可以通过“新的群组”项自己新建,或者加入已有的群组。在“agent代理程序的接口”选项中,将IP地址改为0.0.0.0,DNS名称不填写,端口也改为0。最后在模板里根据实际需求链接模板,后续会介绍模板的配置方法。最后点击添加保存,此时便完成了被动模式客户机的添加。
2020年02月24日
2,68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07-11
Aria2在Windows下的使用
最近百度网盘Windows客户端是越来越不给力了,以往是对普通用户限速,现在是超级会员在用客户端下载文件时总会莫名其妙失败,提示文件不存在。还好我下载文件都是使用chrome插件+aria2 Linux服务端的组合。而Windows同样可以搭建aria2服务器,并使用chrome的插件导出下载。使用Aria2来下载百度网盘的文件,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并不能绕过百度对非会员的限速,所以想要有较快的速度,只能去找破解版或者开会员。下载安装给浏览器安装扩展,用于将网盘内文件导出至aria。Chrome用户需要到这里下载插件并安装(注:须有国际专线等其他方法访问谷歌):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search/baiduexporterFireFox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安装插件,链接:https://addons.mozilla.org/zh-CN/firefox/search/?platform=windows&q=baiduexporter下载Aria2-GUI,这是github上大佬写的Windows下的aria2程序,兼有aria2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功能。下载链接:https://github.com/mayswind/AriaNg使用打开AriaNgGUI,先设置一下本地服务器,程序默认已经为我们生成了一份配置,设置和如下相同即可。其中localhost:6800代表监听本机6800端口。设置完成后程序会自动保存。启用浏览器插件(过程不再详细说明),打开百度网盘网页版,登录后插件会自动加载,如图中操作进入设置界面。如下图设置完后点击应用即可保存。下载方法在要待下载文件左侧打上勾,然后再MO.app中点击”使用MO下载“,即可进行下载,此时可以在Windows客户端内看到下载进度,速率等。默认是单一线程,最大5任务同时下载,可在Aria2 设置-基本设置里面对最大同时下载数进行设置。线程数可在Aria2 设置-HTTP/ftp/SFTP设置-单服务器最大连接数进行调节(不要调的太大,并发数过大可导致路由器死机,网络堵塞,若带宽足够大,网关性能足够好可忽略这点)。
2019年07月11日
4,1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5
6
7
...
16